常見問題
嬰兒米袋是什麼?
「嬰兒米袋」是為初生兒睡眠時增加安全感的手工製紡織品。因舊時香港的製造業非常蓬勃,家家戶戶都會自製給嬰兒使用,在坊間傳統非常普及廣泛流傳的初生兒安撫方法。令嬰兒容易入睡及有定驚作用,可改善嬰兒睡眠質素。在剛出生初期使用效果較為顯著,重量如同成年人手臂,像在抱著或輕拍安撫。但由於懂得製作的人越來越少,所以較年輕的父母都不知道傳統智慧「嬰兒米袋」的存在。
如何使用及保養米袋?
嬰兒米袋應放置心口至肚臍的位置(勿高於心口),須有照顧者看顧及定期留意嬰兒的狀況。購買後建議先拆出外套手洗,因機洗有機會破壞布料的柔軟纖維,而內芯則保持乾爽無需拆洗,想更了解詳情可留意我們的影片教學。我們售賣米袋的包裝內均有一張相關說明卡片,如客戶沒有該卡片或已遺失,可查閱網頁內的「使用教學」的米袋使用及保養方法。
米袋為何改用決明子?
由於傳統使用的白米是天然食材,存放時間短及容易滋生昆蟲,需要經常更換,經炒製也只能存放約兩個月,所以一般會根據客戶要求訂做,或重量需要由客戶自備填充物,製作需時及帶來不便。加上使用傳統米袋時,內裡的白米如經常磨擦更會脫出白色粉狀,令嬰兒容易吸入等安全及衛生問題。因此我們改良使用有「助眠功效的決明子」,外殼堅固耐用,味道清香不濃烈,聞著可令人放鬆適合失眠使用。由於決明子是經曬乾處理的種子,無需清洗及經常更換方便易打理,而且保持乾爽可使用達幾年,大大延長了米袋的使用期,便可現貨形式發售,最快可當日由專屬司機送達香港各區,方便急需的客戶。

米袋常見問題
幫助客戶更了解嬰兒米袋的相關疑問。
於嬰兒有睡意或剛剛入睡的時候,放置心口至肚臍位置使用(勿高於心口)。在剛出生初期使用效果較為顯著,香港心理學家指出利用包巾包緊雙手配合米袋使用有助提升安全感,但建議盡量於晚間睡覺時配合包巾使用。由於嬰兒長時間在日間經常睡覺,會導致在晚間難以入睡。如已出現此情況,可在後期慢慢作出調節,無需過於擔心。

- 使用前有良好健康狀況
- 須有成人看管
- 擺放位置勿高於心口
- 重量需保持平均切勿過重
- 初期使用建議先觀察狀況
我們設有「變重米袋」的嬰兒米袋根據嬰兒需要而即時調節米袋的重量。
減輕重量時建議左右兩側保持既定的重量,避免重量不平衡而驚醒。米袋中間部份是主要接觸嬰兒身軀,所以調節中間的重量便可。
增加重量時建議由左右兩側逐步增加重量,確認嬰兒沒有異樣則可繼續。
「變重米袋」:按此選購
亦有網民向醫師詢問患有G6PD缺乏症的嬰兒可否使用決明子枕頭的案例,而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回答是可以使用。飲食可以吃豆類,除了蠶豆。
「相關案例」:按此查詢
如嬰兒不需要使用米袋有兩個建議處理方法:
第一,因改用助眠決明子,保持乾爽使用期可達幾年,所以可轉贈或留給下一位嬰兒使用,在傳統意義上可繼承上一位嬰兒的福氣是好兆頭的象徵,更響應環保理念,但米袋不使用時需密封處理好,以防長期受潮而變質。
第二,購買「專用棉芯」,保留米袋外套替換成枕頭或抱枕,可繼續陪伴嬰兒成長。
「專用棉芯」:按此購買